游泳时保护眼睛至关重要,长期接触池水中的氯、细菌或自然水域中的微生物可能导致结膜炎、角膜损伤等眼部问题。以下是具体的防护措施和注意事项:
1. 佩戴合适的泳镜
- 选择密封性好的防雾泳镜,镜框应贴合面部轮廓,避免水渗入。竞赛型泳镜注重流线设计,而休闲泳镜可优先考虑宽视野和舒适度。
- 近视者需配备有度数的泳镜,避免佩戴隐形眼镜下水,否则可能因感染或镜片脱落损伤眼角膜。
2. 避免氯和污染物的刺激
- 游泳池中的氯会破坏泪液层,导致眼睛干涩、发红。游泳后立即用人工泪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,减少化学残留。
- 自然水域中,藻类、寄生虫(如棘阿米巴)可能引发严重感染,需避免在浑浊或富营养化水域游泳。
3. 预防紫外线伤害
- 户外游泳时选择UV防护镀膜的泳镜,防止紫外线导致角膜炎或白内障。水面反射的紫外线强度可达地面的2倍,尤其正午时段风险更高。
4. 卫生习惯与应急处理
- 不要用手揉搓眼睛,水下细菌可能通过微小擦伤引发感染。若出现红痒、畏光症状,可使用抗生素眼药水(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),持续不适需就医。
- 泳镜使用前后用清水冲洗,避免防雾涂层被防晒霜等化学物质破坏。
5.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
- 眼部术后(如LASIK)患者需咨询医生,通常建议术后1个月内避免游泳。
- 儿童建议选择硅胶材质泳镜,避免硬质镜框压迫眶骨。
此外,游泳前检查泳池水质是否清澈、有消毒剂气味,公共卫生部门建议游离氯浓度保持在1-3mg/L,pH值7.2-7.8为安全范围。海水游泳后可用硼酸洗液中和碱性刺激。